月经初潮年龄早是精索静脉曲张发病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比13岁以后者患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可增加4倍以上,通常认为初潮年龄推迟一年,则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减少20%。
1、月经史
月经初潮年龄早是精索静脉曲张发病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比13岁以后者患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可增加4倍以上,通常认为初潮年龄推迟一年,则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减少20%。同时绝经年龄延迟也会增加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增加1倍。绝经前,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大,而绝经后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小。无论是初潮早还是绝经晚,实际上是妇女的月经史延长,有资料表明,40年以上月经史者比30年以下月经史者发生精索静脉曲张的概率增加1倍。
2、乳腺疾病史
有资料表明,一些非增生性的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及乳腺纤维瘤等虽然其癌变的额几率较小, 但同时与精索静脉曲张之间又有粘连。另外还有一些增生性的乳腺疾病,增加精索静脉曲张的风险大,尤其以伴有小叶或导管的不典型增生者为甚。
3、孕产史及哺乳史
孕产史及哺乳史亦是精索静脉曲张致病因素之一,初产年龄早可降低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而且足月妊娠是发挥保护作用的必须条件。有研究表明初产年龄<18岁,患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约为初产年龄≥35岁的1/3。而哺乳时间长短是否为直接影响精索静脉曲张的因素,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有学者认为,泌乳>5年,可使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降低30%;也有学者认为,哺乳月数多是产次多的间接表现,在考虑产次的作用后,哺乳的作用消失。点击了解更多精索静脉曲张知识
4、年龄因素
对一般人群而言,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危险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70岁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是40岁的3倍,70岁精索静脉曲张的年死亡率是40岁的5倍。50岁妇女随后10年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是1/40;70岁的妇女是1/25;而90岁的妇女则为1/8。但因老年妇女随后死于其他原因逐步增加,因此65岁以后精索静脉曲张的死亡率上升不明显。
5、遗传因素
有研究发现,一级亲属患精索静脉曲张的妇女发生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性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若有一级亲属患绝经前或绝经后双侧精索静脉曲张,自身精索静脉曲张的相对危险性分别高达9倍及5倍。约5%~10%的精索静脉曲张是由某种遗传基因突变引起,p53、BRCA 1及BRCA2基因突变与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另外,激素分泌紊乱,电离辐射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亦可引起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专家建议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应提高警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精索静脉曲张发病。
西宁男科医院建院于1947年,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后转战落户西宁,中心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西宁市海滨大道中路。…【详细】